畫里民宿,有山美地
霍山縣諸佛庵鎮,被譽為“江北毛竹第一鎮”,萬畝竹海是她的一張名片,風景娟秀,四季如畫,有“松山瀑布”,“仙人沖”,“美人酣睡”,“大小風洞”,“西石門”,“冰坑”等自然景觀。
上世紀六七十年代,這里是如火如荼的三線建設基地。諸佛庵鎮共有四家軍工企業,即皖西機械廠、皖西化工廠、紅星機械廠、江北機械廠。您現在看到的這些工廠名稱,在當時都是用數字代碼,不僅如此,給他們供電的變電站,也同樣使用代碼,不得有地方名稱。
還有一家專門服務于這些軍工企業的醫療單位,名字是“安徽省國防工辦皖西醫院”,比起地方上的衛生所,高了好幾個數量級。
一九八一年,我被分配的佛子嶺水電站。皖西醫院也是我們電站的定點醫院,電站衛生室解決不了的問題,一般都會送到這里,十幾公里的路程,省市一級大醫院的醫療水平,對于危重病人來說,那就是獲得重生的機會。
我接觸多一些的是淮海機械廠(現在的月亮灣作家村),這是一家生產高射機槍的軍企,也是走在軍轉民前列的一家企業,名噪一時“飛虎”汽車,就是他們的杰作。
1978年開始研制微型汽車,一次性試制成功 2E75Q 型汽油發動機,解決了動力配套問題,1979年8月,第一代微型汽車微型汽車研制成功,載重量為 0.5 噸,這是當時國內唯一的全部國產化產品,命名為飛虎牌HH110型,當時,全國各地帶著現金來買汽車的人,住滿了他們的招待所。
伴隨著時代的發展,“三線廠”完成了它們的歷史使命,他們從八十年代末期開始,逐步遷出大山,開始了“軍轉民”創新之路,這些曾經為國防事業做出巨大貢獻的建設者們,又一次沖在經濟建設前線,憑借他們豐富的技術積累,嚴謹的工作態度,不怕困難,百折不撓的精神,擔起了建設祖國的重任,紛紛外遷的軍工企業,成了落戶城市的企業標桿,成功地暢游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之中。
風景如畫的小山村,失去了往日的喧鬧,一排排車間廠房,在風吹雨淋數十年后,也成了殘垣斷壁,滿目荒涼,為了保護好這樣一段歷史,當地政府斥資把它們打造成了旅游景區,諸佛庵鎮的仙人沖畫家村就是其中之一。
深秋的一個下午,我們來到位于畫家村的“有山美地”民宿。民宿總經理孫衛,是我當年在六安電腦界的同行,聊起過往的經歷,感慨萬千。
回憶起當年的創業歷史,仿佛過往煙云,布滿六安大街小巷的電腦公司,大多已經不知去向,僅存的幾家也是昔日黃花,江河日下,勉強支撐在那里。時代的發展就是這樣,不以人們的意志為轉移。就像當年的兵工廠一樣,再也回不去了。
孫總告訴我,有山美地民宿,是他的同學和一個繪畫藝術家共同打造的,總投資兩千多萬,接待能力在150人左右,這里是皖西機械廠的遺址,當時是生產炮彈的軍工廠,投資人最大限度保持了原有建筑的風貌。
盡管改造費用上有所增加,但當您走進這家民宿,感覺他們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,青磚瓦房的屋檐下,橫吊著的一根晾衣竹桿,一下就把您帶到了上個世紀七十年代, 在那個物質匱乏的年代,竹子是十分重要的生產資料,如果再配上幾個用竹子烤制的衣服架,就更有味道了。
考慮到現代人的生活習慣,在民宿的內裝修上,投資人一點也不含糊,甚至用上了智能馬桶,沖浪浴缸,讓您在這個靜謐的山村,享有城市星級賓館的待遇。
如果是在盛夏,您還可以躺在灌滿竹根刮水的游泳池里??此{天上飄著淡淡的白云,嗅空氣中彌漫著野花的香味,清涼爽滑,別有一番滋味。
昔日的工業廠房,被打造成一個巨大的畫室,是孩子學習繪畫藝術的大課堂。在這里,俊美的山色,清秀的竹海,涓涓的溪水,若隱若現的廠房,原本就是一幅美輪美奐畫卷,來這里學習繪畫。比起身居鋼筋混凝土的城市來,自然平添幾分靈氣。
孫經理坦言,自2020年疫情以來,民宿的經營狀況十分艱難,基本上處于半停業狀態,偶爾的放開,并不能支持他們的連續運營,相反,卻帶來不斷在啟停之間轉換的困難。
我們期待疫情盡快結束,自由活動的日子早點到來,仙人沖畫家村,恢復往日的神氣。
畫里民宿,有山美地,將以嶄新的面貌迎接您的到來。
作者:盧炳清